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0|回复: 0

无人机飞控:电机堵转烧毁3个电调,差点空中起火!从“傻转”到“精转”,我们靠FOC救

[复制链接]

5

主题

2

回帖

3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33
发表于 前天 18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当时我们在试飞一架六轴无人机,在空中做负载稳定测试。飞机刚起飞三分钟,一个电机突然停了,接着就是“砰”的一声,飞控报警“电调失联”,紧接着又报了两个。

我们赶紧落地,一检查,三个电调全烧了,外壳发黑,甚至还有一个已经开始冒烟了。要是再慢个十几秒,估计整机真可能在天上起火。

我们当时都傻了,第一反应是:电机是不是卡住了?但电机怎么可能在飞行中突然“卡”呢?一查才发现,这事儿的根源,是我们还在用“传统驱动”,让电机一直“傻转”。

飞机飞着飞着,一个电机突然“卡住”
那天飞的是一架六轴工业无人机,挂了个比较重的相机吊舱。任务是模拟空中悬停拍照,测试稳定性。

起飞后前几分钟都挺稳的,飞控姿态也没问题。突然,飞机开始偏航,一侧电机失速。我们拿地面站一看,三个电调“掉线”,飞控报警“功率异常”,赶紧远程降落。

飞机落地后,我们摸电调,三个都烫得吓人,其中一个甚至外壳已经鼓起来了,拿下来一看,PCB板上烧了一大片,里面的MOS管都炸开了。

仔细排查后,发现是“堵转烧毁”
我们把烧坏的电调拆开检查,发现这些电调并不是自己炸的,而是因为电机“堵转”——也就是电机在带载运行时突然无法转动,但电调还在不断往里灌电流。

你可以想象一下:就像你拿着个钻头卡在墙里不动了,但你还在拼命按开关,电机不转,电流却暴涨,最后就是——烧!

我们用示波器测电调输出,堵转时电流飙到60A以上,而我们的电调额定不过30A,根本扛不住。

问题是:飞控根本没意识到电机“卡”了,还在正常发PWM信号,电调也没做限流保护,就这么“一路硬刚”,最后把自己烧了。

那时候我们才意识到:传统的开环控制、电调靠PWM调速的方式,真的太“傻”了。

FOC算法上场,从“傻转”到“精转”
这次事故后,我们立刻决定切换电机控制方案:从传统PWM驱动,升级为FOC(矢量控制)。

简单说,FOC就像是给电调装了“大脑”,它不再是“给多少PWM就转多少”,而是实时测量电流、电压和转子角度,然后用数学方法精确控制电机磁场方向。

我们做了几件关键的事:

✅ 1. 引入FOC核心算法:Clarke + Park变换
FOC的核心是把三相电流转换成“直轴”和“交轴”两个方向的分量(这就是Clarke和Park变换),然后分别控制它们,让电机的磁场始终“对准”转子,转得又快又稳。

传统PWM是“你转吧”,FOC是“我帮你转得更准”。

✅ 2. 加入电流环 + 速度环双闭环控制
我们在电调里加入了PID电流环控制器:

内环控制的是每条线的电流,确保不会“暴冲”
外环控制的是转速,实现精度跟随
一旦电机被堵,比如异物卡住、轴承损坏、电机线断了,电流环会立刻检测到“电流异常升高”,然后立刻限流甚至断电,避免烧毁。

✅ 3. 电调增加过流保护 + 故障上传
我们还让电调具备“自我保护”能力:

一旦电流超过设定阈值(比如35A),自动关断输出
同时通过串口或CAN总线汇报给飞控:“我这边出问题了!”
飞控接到通知后,可以启动“降载程序”,比如减速、返航、切换冗余动力等,避免事故扩大。

后来我们怎么验证效果?
我们做了一个极端测试,把一台电机的轴故意卡住,然后用新电调和FOC算法驱动。

结果电调在电流刚刚超过30A的时候就立刻限流,电机几乎没有发热,飞控也收到“堵转告警”,整个系统没有任何损坏。

而且FOC控制下的电机响应也更快,转速更稳,尤其在起飞和急停时,动态表现比以前好太多。

总结:以前是“你让它转它就转”,现在是“它知道自己该怎么转”
这次事故让我们明白了一件事:

电机不是只靠“转得动”,还得“转得准”。

以前我们的电调就像个“傻大个”,你给它信号,它就猛灌电流,不管电机会不会烧;现在我们让它有了“感知”和“控制”,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,也知道什么时候提醒飞控“我不行了”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一个关于汽车电子的网站

GMT+8, 2025-8-27 01:59 , Processed in 0.045587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