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7|回复: 0

底盘子系统(下):线控换挡+底盘域控

[复制链接]

5

主题

2

回帖

3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33
发表于 2025-8-10 11:31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luming 于 2025-8-10 11:33 编辑

汽车底盘包含制动、转向、悬架、驱动和换挡五大子系统。当前线控转向处于技术导入期,线控制动与主动悬架处于成长期,三者构成智能底盘三大关键系统;而线控驱动和线控换挡已进入成熟期,技术及市场发展趋于稳定。

接前两篇: 底盘子系统(上):线控制动+线控转向,  底盘子系统(中):主动悬架,这次我们收个尾巴,把子系统最后两个大系统一起搞定。

01. 线控换挡
汽车换挡系统主要由操纵部件、传动部件、变速箱组件以及辅助与控制部件构成。驾驶员通过操纵部件中的换挡杆选择挡位,换挡杆座则提供操作时的舒适握持感;

传动部件包含换挡拉线、电磁阀和机构本体,负责将驾驶员的换挡动作传递至变速箱;变速箱内部组件根据类型有所不同——手动挡采用同步器、齿轮组和离合器实现动力衔接,自动挡则通过同步器、齿轮组与液力变矩器协同工作,共同完成不同传动比的切换;

辅助与控制部件则包含监测车辆状态的传感器(将数据传输至电子控制单元以精准判定换挡时机)、保障挡位准确性的定位锁止装置,以及显示当前挡位的变速杆位置屏

该系统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:

首先,机械式手动挡通过纯机械结构实现挡位切换。其典型特征是依赖机械连杆和拨叉等部件,将换挡杆动作直接传递至变速箱齿轮组(如传统手动挡车型)。这类系统需驾驶员操作离合器切断或连接动力来完成换挡,操作直接但要求较高熟练度,且换挡平顺性较差。

随后发展的机械式自动挡,通过电子控制与液压系统结合实现自动换挡。电子元件发出信号控制电磁阀等部件,同时液压系统利用油压传递助力换挡动作(如常见的AT变速箱)。该系统能根据驾驶工况自动选择合适挡位,显著减轻驾驶员操作负担,同时保障换挡过程的流畅性。
目前成熟的线控换挡技术,则以电子信号传输完全取代机械连接。系统通过传感器精准捕捉驾驶员换挡意图,经电子控制单元分析后向执行机构下达指令,不仅大幅提升换挡舒适性与响应速度,还为车辆智能化布局和内饰空间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当前外资企业凭借先发优势主导该技术市场。


02. 底盘域控
制动、转向、悬架、驱动、换挡均属于底盘域的控制范畴。当前汽车电子电气架构(E/E架构)正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演进,形成以动力域、车身域、智驾域、智舱域和底盘域为核心的五域架构。所谓"域",即针对汽车特定功能模块的电子电气架构集合,各域通过域控制器实现统一控制。

具体而言,线控制动、线控转向、主动悬架、线控驱动及线控换挡五大系统均归属于底盘域。

底盘域控制器是底盘域控制与跨域协同的枢纽,属于决策层部件。为满足统一控制需求,该控制器集成域内多传感器、执行器及控制算法,形成适配底盘功能的控制单元,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革新。

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制动、转向、悬架、驱动、换挡的集中控制及软硬件分离,对车辆横向、纵向、垂向运动进行统一管理。此外,通过与车身域、智驾域等跨域协同,最终服务于高阶智能驾驶并提升整车驾乘体验。
底盘域控制架构可分为三类:

分散式控制:各子系统(如制动、转向)由独立控制器管理,具备独立传感与决策系统。其优势在于设计简单,但子系统间缺乏协调,易引发功能冲突。

集中式控制:由单一中央控制器统管所有子系统,理论上可实现全局最优控制,但后期功能扩展受限且需额外容错机制。

分层式控制:通过协调控制器管理子系统控制器,兼具分散与集中式特点。该架构能有效解耦多目标协调问题,解决子系统耦合问题,并具备局部容错能力。分层式架构因适配高复杂度集成需求,已成为底盘域控制的主流发展趋势。

底盘域通过与智驾域等跨域协同,在能量管理、成本优化及驾乘体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,能量管理:例如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,底盘域控制器基于车辆状态与环境数据,协同整车控制器最大化能量回收效率;

成本优化:减少冗余硬件与软件模块,降低系统复杂性;体验升级:通过协同控制抑制车身点头现象,增强动态稳定性以满足高阶智驾需求。
跨域协同按融合程度分为三阶段:1.0阶段(2020-2022年)实现底盘、动力、车身三域融合,由博世等海外Tier1主导;2.0阶段(2022年至今)聚焦底盘域与智驾域融合,理想、蔚来等国内车企积极布局;3.0阶段(2025-2030年)将随芯片算力提升,最终实现五域全面融合。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一个关于汽车电子的网站

GMT+8, 2025-8-27 05:27 , Processed in 0.060922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